健康知识

血乳酸蓄积引发八旬老人饥饿感

发布时间:2021-04-15 来源:中国医药教育网
  这天下午,在老年病房住院的丁奶奶(87周岁)又一次发作胃脘部的饥饿感,但床边测血糖7.2mmol/L。患者也早有准备,熟练地拿出预留的剩饭,伴着小酱瓜,像饿汉似地进食一小碗米饭,方能缓解此种饥饿感。
 
  中国医药教育网指出,管床医生组也是第一次见识这种症状,一下难以解释个中原因。追问病史,患者素有便秘,两年前做过消化道内镜检查,结果正常;仔细进行腹部检查发现:肝脾不大,未及肿块。为此,医疗组成员分头审视“药物医嘱单”;有人找来患者每天服用的“日本导泻药”——皇汉堂便秘小粉丸,翻译出它的成分;有位医生用百度搜索导泻药与乳酸堆积……突然,一个念头涌上心头,患者是否在慢性乳酸蓄积(慢性肾病)的基础上,长期服用“日本泻药”(含乳糖)所致?于是急测血乳酸:1.79mmol/L(正常值<1.6mmol/L)。至此,诊断终于水落石出,原来是慢性肾病(CKD-3期)、乳酸血症、导泻药副作用。
 
  为什么她会血乳酸蓄积?
 
  患者高龄(87周岁),其肾脏出现增龄性改变。她的血肌酐水平虽说在正常范围内,但将她的年龄、体重等参数代入公式,计算出她的肾小球滤过率(GFR),仅为55.9ml/min/1.73m2(正常值80~120ml/min/1.73m2)。按有关标准,已属于慢性肾病-3期(CKD-3期);其肾小管的泌氢功能下降,产生了亚临床水平的“代谢性酸中毒”(乳酸血症)。此时,恰遇患者便秘多年,其女儿网购的“日本导泻药”——皇汉堂便秘小粉丸,其组分含乳糖,又增加了血乳酸的来源,加剧了血乳酸蓄积的程度。在乳酸血症的内环境下,患者的消化道功能就会出现紊乱,表现为本文开头的“饥饿感”。
 
  为何这种药加剧乳酸蓄积?
 
  导泻药有多个类型,其导泻机制也各不相同。本文涉及的日本导泻药属“渗透性导泻”机制,即所含的乳糖成分在肠腔内形成高渗环境,吸引多量体液积聚于此,使粪质体积“膨胀”,刺激肠壁引发排便。人的组织体液是一个常量,此消彼长,必导致血容量“相对不足”→加剧了“血乳酸蓄积”,产生了上消化道的“饥饿感”。
 
  为何其他人服该药无事?
 
  患者女儿同样也有便秘,也服用同款的日本导泻药,却无“饥饿感”发作,原因在于其属中年人,肾功能尚正常,不会出现乳酸蓄积。
 
  另一因素,最初因疑及“炎性肠病”,故给予患者诊断性治疗——试服“美沙拉嗪”2片;患者随后拉稀便3次,可能的机制是加剧体内的“酸中毒”。在临床实践中,我们体会到,老年人程度不等地存在着“肾功能增龄性减退”,即“潜藏”着CKD-2、3期患者;老年人又体弱多病,服用多种药物。有的是医生处方药,有的是家属购买的非处方药(OTC),稍有不慎,便会药物蓄积,产生副作用。这类病变多属功能性改变,来无影、去无踪,苦其久矣;但在影像学检查上往往“查无实据”,使临床诊断陷入困顿。
 
  为此,面对复杂的临床表现,医生须多方面考虑,仔细分折,以破解各种难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