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物保存不当易病变!这些知识你要知道
夏季高温潮湿,是食物最容易变质的季节。每年这个时候,因为吃了变质食物而引发肠胃炎甚至食物中毒的案例都会明显增多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如何正确保存食物,守护家人健康。
首先我们要明白,食物变质的速度远超我们的想象。在32℃的环境下,一盘剩菜放置超过2小时,细菌数量就可能达到危险水平。特别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,比如肉类、奶制品、豆制品等,变质速度更快。很多人以为把剩菜放进冰箱就万事大吉了,其实冰箱只能延缓变质速度,并不能完全阻止。
那么如何判断食物是否变质呢?不能单靠闻味道。很多致病菌如沙门氏菌、大肠杆菌都是没有明显异味的。更可靠的判断方法是观察食物状态:肉类表面发黏、颜色变暗;蔬菜水果发霉软化;熟食表面出现黏液或异味,这些都是变质的明确信号。特别要提醒的是,有些食物局部发霉时,看似完好的部分其实已经被霉菌毒素污染,整个都应该丢弃。
正确的食物保存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:第一,采购回来后要立即分类处理。生肉、海鲜要单独包装,避免汁液污染其他食物。第二,熟食和即食食品要放在冰箱上层,生鲜食材放下层,防止交叉污染。第三,蔬菜水果清洗后要晾干表面水分再冷藏,否则容易腐烂。第四,冰箱不是保险箱,熟食冷藏不要超过2天,冷冻食品也要在保质期内食用。
特别要注意几个高风险食物:一是隔夜凉拌菜,特别是含豆制品的,最容易滋生细菌;二是切开的水果,即使放冰箱也不宜超过24小时;三是外卖熟食,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已经不符合保存条件;四是自制腌制品,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产生亚硝酸盐。
如果不小心吃了变质食物,出现呕吐、腹泻等症状,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,可以喝些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。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,一定要及时就医。记住,在食物安全问题上,宁可浪费也不要冒险。